![]() |
刘勇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。后取得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,及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 商学院MBA。2003年11月联合创办亿友网,并于2006年成功被法国上市公司并购。2007年底创办热酷。刘勇先生拥有多年的SNS及无线网络创业和管理经验,创业前曾任美国Motorola公司总部研发部门无线网络应用开发项目负责人 。 |
记者手记:刘勇,他总让人感到他很清醒,在人生每次做选择时,他都可以大胆的去选,敢抛弃旧有,敢坚持未知,这种魄力成就了他的自信,使得他带领热酷在游戏行业风生水起。他掀起社交游戏的新潮,引领手机游戏的浪潮,相信,在未来,如他所说,热酷在游戏行业会有自己一篇海。
![]() 用一个传统游戏人的眼光来说刘勇应该是一个异类,他一点都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游戏,甚至在念书的时候,作为北大一名优秀的学生,他是很少玩游戏的。所以他笑谈进入游戏行业也是非常巧合的,那时他把做了第一个公司亿友网卖掉了,亿友网是做社交网络的,接下来他认为在中国这个行业做内容最能赚钱的是游戏,所以就选择了游戏这个行业。 而进入游戏行业以后,他没有想着去做像巨人《征途》、盛大《传奇》那样的,可能是生性不喜欢打打杀杀,所以他不愿意去做所有人去打怪升级、所有人很血腥暴力的东西,反而刘勇结合了他第一个公司的经验,做起了社交游戏。而社交游戏就是像农场这样的,是人与人轻松、愉快的互动,刘勇说这种游戏会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,是男女老少都可以玩的,而且可以玩得很开心。让游戏走到正常的多口之家里去,手机游戏、平板上的游戏就会成为家庭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。基于这种理念,他摸索出了社交游戏这条路,并慢慢地从社交游戏到今天的手机游戏。 像堪称全民游戏的《找你妹》,刘勇定了轻松、幽默、调侃的主题风格,在给产品取名字的时,他就放弃了有个“Find Somethings”的名字,觉得不如《找你妹》这种另类的感觉,而且“你妹”是网络流行语。找什么啊?找你妹!也是大家一种调侃的方式。他说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名字,这是非常核心的,所以像《找你妹》这样的产品从名字开始到LOGO,到产品的首页、界面,这个团队都是经过非常精心的打造。这也是这款产品能够取得如此快速成功的原因之一。 即使在给《找你妹》做宣传时,刘勇仍然走出了和传统游戏不一样的营销方式,他觉得手机游戏会成为中国大众娱乐的一种主要方式之一,就会和电影、电视、娱乐的目标人群非常重叠。所以他操作了一些跨界的合作,包括与《致青春》游戏的合作,还有《名将无双》与娱乐明星的合作,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。 |
![]() |
每个创业公司,都会经历很艰难的阶段。刘勇说在热酷艰难的阶段是:公司完全处于一个没有希望的状态,就是你不知道奋斗的目标在哪儿。这是创业最大的悲哀,最难受的就是不知道未来的目标是什么。 这样的阶段有两次一次是初创业,那时候是社交游戏这个行业是完全没有的。第二个阶段,是二次创业,决定要转型手机游戏的时候,手机游戏在去年这个时刻还远远不如今年这么火。 不过刘勇带着热酷都坚持过来了,而且取得了很大成功,甚至走进国际市场。 对于国际市场的成功占领,刘勇总结出热酷的三大优势:第一大优势是管理层有经验,有洞察力。他和团队很清楚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发展,再来看自己这个游戏时,尤其是当时的《阳光牧场》,就觉得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游戏,而且在社交网络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,他们能够放到别的地方。 第二个优势国际化。从国际化的眼光上来看,使热酷成为在国际化浪潮中第一波出海的中国游戏企业,并且也在那个时候社交游戏还没有蔓延到日本去,只是说这些游戏做得非常棒,但是还不知道社交游戏这个东西,我们就凭借速度优势,中国人惯用的速度优势一举就把市场拿下来。 第三个优势,相比别的公司资本运作能力比较强。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都是靠有钱才能够持续去创业,能事业做得更大。 说到速度快,刘勇觉得这是中国公司的第一大优势,这种速度只有像美国硅谷这样的地方可以和中国相比。而且其实在中国相比日本这样的国家,工程师更丰富,而且人工相对便宜。这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能够速度非常快,而且成本相对比较低廉。 但是速度快也是中国游戏的一个劣势,导致中国产品的质量不足,跟别的国家差距还很远。追求速度也会让中国公司比较急躁,中国公司都是这样的,应该说绝大部分都非常急躁。而且这种急躁,还体现在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,行业里的抄袭现象严重,刘勇说,游戏因为赚钱,所以大家愿意这样去copy。这么发展下来,行业短期之内的繁荣过去后,中期、长期就会出现问题。 刘勇说,热酷毫无疑问想要成为中国手机游戏发行的第一名,所以愿意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事情,在未来发行行业里面热酷会厚积薄发,做到最好,能够在游戏行业整片波涛汹涌的大海里面能有自己的一片海。 |
从高中起,刘勇就有着一腔热血做一个物理学家,所以他在北京大学读了物理系。“学霸”刘勇非常刻苦,经常会在北大通宵,同时上了这堂课之后去再上另外一堂课,再上晚自习,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,那条路确实非常难走,但是他觉得自己该尝试下去追求这个梦想,这个理想。 这和创业很像,因为有梦想,有理想,就想自己做出番事业来。刘勇在创业之前,正赶上2000年互联网的第一次泡沫开始,他看到网景公司、思科公司都是飞速往上涨,并且在硅谷产生了无穷多的富翁,他就想凭什么别人就能暴富,凭什么别人就能做出一件又一件的大事情,凭什么他们能够革命这个行业,凭什么我们不能做得到?也是因为这样的一腔热血,有这个理想,他才能在创业非常艰难的过程中挺下来。 后来,刘勇发现学物理在中国很难有出路的,就去了美国,去了之后发现做学问仍然挺难有出路的,他为了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,就去进修了计算机,接下来,在他开始自己创业时,又因为他的经商经验比较少,于是就动了去学个MBA的念头,然后就去了美国的西北大学读MBA,一共跨学了三个专业,刘勇称之为他人生的三个轨迹。 而学了这些,在刘勇办热酷的阶段,他发现能用上的知识却是零,物理和创业基本上没什么联系,随后学的计算机作用也不大,反而在商学院学到的东西,对他的创业还有些帮助。不过他说:“北大毕竟是我上的第一个大学,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,真的是教会了我怎么去思考问题。” |
![]() |
刘勇算是一个比较热血的人,因为热酷在日本也有非常分公司,在日本311大地震后三个星期,当时还有核辐射,他就跑过去了。要过去安抚一下员工。在雅安地震后他也是第一时间就赶赴到前线去,希望做一些有益的事情,把大家没有发现的灾情首先找到,然后把它传播出去。回来之后父亲是一片骂声,但是,他说,想来还是一点都不后悔,觉得人生就需要这样的经历。在自己几十年之后再回首的时候,需要一些东西给点燃内心的火炬。 他很在乎自己的内心,喜欢摇滚乐觉得摇滚能够燃起内心的激情,进而喜欢梁博,觉得一定程度跟他的性格比较相似,比较文静,但是比较有爆发力。还喜欢看书,出差的时候经常是随便塞一本书在飞机上拿出来读。 他说他兴趣不是特别广泛,但是只要是喜欢就会一直坚持做下去,喜欢一个东西会一直爱不释手,即便自己再忙的时候都会一直不放手。就像他做游戏,他的成功秘笈就是,要做到一是专注,二是极致。专注地去做发行,并且把发行做到极致。只要能够专注,把这件事情做得比别人都好,就能跻身到业内的第一流。 |
![]() |